敬爱的先辈:
您好!
在2025年的夏夜里,当晚风拂过窗台上的茉莉,送来一缕清香。再一次听见这首《松花江上》,于是我突发奇想提笔给您写封信——给1937年那个硝烟弥漫的秋天里,正举着步枪冲向敌阵的您。我知道您的名字,赵登禹。
1937年7月28日,您率部在北平南苑与日军血战,腿部中弹仍跨马指挥,最终倒在年仅39岁的疆场上。后来我在史料里读到,您出发前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信:“母勿念,忠孝不能两全,儿死当为国殇,幸勿悲戚。”那一刻,我才堪堪懂得“家国”二字在您心中的分量。您牺牲的那天,北平城的上空一定飘着血一样的晚霞吧?就像现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升起的国旗,红得那样滚烫。您知道吗?如今南苑机场早已不是战场,那里起降的客机载着旅人去往远方;您曾守护的北平,现在叫北京。
如今再看卢沟桥,桥面的石板上还留着当年日军炮轰的弹痕,像一道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。但桥栏上的石狮早已不再呜咽,它们望着桥下缓缓流淌的永定河,河水映着岸边的垂柳与游人的笑脸。您当年挥刀砍杀日军的那把大刀,现在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。每次去参观,总能看到老人带着孩子在展柜前驻足,轻声讲述那段历史。年轻的老师带着稚嫩的儿童了解当年的故事,每一双清澈眼睛都隐隐透着对您的敬意,他们一定也像我一样,长大后希望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。您看,您用生命点燃的火种,从来没有熄灭。
有时候我会想,如果能穿越回1937年,我要告诉您什么?或许会说“坚持住,我们终将胜利”,或许会递上一块压缩饼干——听说您那天指挥作战时,已经两天没合眼,只啃了几口干硬的馒头。但我更想做的,是给您看看现在的中国:高速公路像银链缠绕在群山间,港珠澳大桥如巨龙横跨伶仃洋,空间站里的航天员正俯瞰着这颗蓝色星球上您用生命守护的土地。
我心战战,却愈加坚定。当我回望1937年,我总不能忘记您的事迹,打开百度搜索您的名字,您的生平就那样展现在我眼前。它写的十分简洁明了,我却字字哽咽,闭上眼就像走马灯似的恍若亲临。13岁,您勤恳求学武艺,从不间断。16岁,我正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,和同学一起抱怨着下节课老师布置作业太多。而您,早已踏上前往陕西潼关的征途,开启了那段充满艰辛的军旅生涯。喜峰口战役您奋起杀敌,七七事变您英勇奋战,最终却在1937年,您为心中的坚守付出了最宝贵的生命,壮烈殉国,年仅39岁。您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,您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,永垂不朽。
夏日的晚风里,耳畔似乎传来卢沟桥的狮子在低吟,像是在说:“他们记得,他们都记得。”我们从未遗忘历史,也绝不会遗忘历史。繁荣值得歌颂,苦难更值得铭记!此致敬礼 一个永远铭记您的后人
2025年8月2日致1937年的您:山河无恙,吾辈不忘。
此致
敬礼!
张亚欣
2025年8月1日
(张亚欣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:谢海林)
更多新闻资讯,点击下载 <<焦作日报>> 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