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爱的革命先辈:
展信安。
此刻提笔,窗外是安宁的灯火,而我的思绪却一次次穿越回1937年那个烽火连天的秋天。这封信,写在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,写在你们曾浴血奋战的岁月之后,只为替今天的我们,说一声迟来的感谢与崇高敬意。
还记得1937年的宝山县城吗?姚子青营长带着全营弟兄,在日军的炮火中坚守了七天七夜。城墙被炸开缺口时,你们没有后退半步,用刺刀与敌人近身肉搏;弹药耗尽了,就举起石块砸向侵略者。最后时刻,那句“誓与宝山共存亡”的呐喊,早已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。当城破的硝烟散去,300多名官兵无一生还,可宝山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得,这里曾有一群中国人,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豺狼的脚步。
还有平型关的那个清晨,115师的战士们趴在冰冷的山坳里,静静看着日军的汽车队钻进伏击圈。当冲锋号响起时,你们像潮水般冲向敌人,用步枪、刺刀、甚至石块,把不可一世的日军拖入了近战。这场战斗不仅打破了‘日军不可战胜’的神话,更让全中国看到:侵略者不是打不赢的,只要我们攥紧拳头、团结一心,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。
1937年的中国,曾被硝烟笼罩,被苦难浸泡。可正是因为有了你们——那些在战壕里啃着冻硬的窝头仍眼神坚定的士兵,那些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的年轻身影,那些在最后一刻还在喊着“中国不会亡”的勇士——这个民族才没有倒下。你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,或许只在史书里占了一行字,但你们的血,融进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泥土;你们的勇气,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。
1937年的中国,正处在民族危亡的十字路口。那时的你们,或许曾为党派纷争而痛心,却在“抗日救国”的旗帜下紧紧相拥——国共合作、全民抗战,你们用最朴素的信念证明:当一个民族凝聚起共识,就没有迈不过的坎。而如今,我们的国家早已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。从脱贫攻坚战让千万人告别贫困,到“一带一路”架起与世界合作的桥梁;从疫情来袭时全国一盘棋的高效防控,到航天工程一次次叩问苍穹……这个国家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国,它以自信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中央,用“人民至上”的理念,续写着你们当年“为民族谋复兴”的理想。
1937年,烽火燃遍山河,战机轰鸣撕裂长空,战士们握着简陋的武器在焦土上殊死搏斗,四万万同胞在苦难中期盼黎明;而今,白鸽掠过安宁的街巷,高铁穿梭于锦绣大地,航母游弋在万里海疆,曾经的硝烟之地已是万家灯火,我们在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里,续写着他们“愿以吾辈之青春,捍卫盛世之中华”的誓言。
如今,我们不用再在战火中奔跑,却始终记得:安宁从不是理所当然。每当看到军人挺拔的身影,读到史书里你们的故事,总会想起那句话——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”。而你们,就是最早为我们扛起重担的人。
敬爱的先辈们,山河已无恙,盛世如你们所愿。我们会带着你们的勇气与信念,继续守护这片土地,让它永远阳光普照,再无硝烟与战争。
此致
敬礼!
王心语
2025年7月28日
(王心语,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:谢海林 聂艳华)
更多新闻资讯,点击下载 <<焦作日报>> 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