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川讲堂|乐读《论语》乡党第十(27):色斯举矣
2025-08-19 浏览量:0

【原文】

色(1)斯举(2)矣,翔而后集。曰:“山梁雌雉(3),时哉时哉!”子路共(4)之,三嗅(5)而作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一行在山间行走,一群野鸡受到惊吓飞了起来,在空中盘旋一会儿又集中落在另外一个地方。孔子说:“山梁上的雌雉,得其时呀!得其时呀!”子路听后赶紧朝它们拱了拱手,那群野鸡拍拍翅膀飞走了。

【解析】

本章表达了夫子对礼乐尽失、天下无道、生不逢时的感叹。

(1)色,动容,这里指野鸡受到打扰或惊吓。

(2)举,鸟飞起来。

(3)雉,野鸡。

(4)共,同 “拱”。

(5)嗅,《尔雅》释义,这里的“嗅”当作“狊”,音jú,形容鸟张开双翅。“三狊”,表示鸟张了张翅膀。 

这是一幅非常生动的画卷。几只觅食的野鸡看到行人,很机警地在半空盘旋,当感觉没有威胁后,又落到不远处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。夫子看到这个场景,颇有感触。比起“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”,野鸡们能够看清它们所处的形势,据此趋利避害,也算是识时务之举。回顾自己终日奔波劳碌,一心想恢复王道政治、重整礼乐秩序而不可能。仅此一点,这些山梁的雌雉就值得赞叹。

不过,夫子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。《微子·十八》篇,他怅然叹曰:“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”人不可以与鸟兽之类同群,我不去和世人相处又能和谁相处呢?如果天下政治清明,我就不跟弟子们去改变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了。从这个角度说,夫子感慨野鸡适得其时,是因为他的内心也知道权衡利弊、因势利导,但所不同在于鸟兽之“时”是本能使然,无所羁绊,而夫子之“时”既要积极进取,与时俱进,还要审时度势,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这是难能之处,更是可贵之心。

​有关于这一点,孟子的解读最为精准,他在《孟子·万章下》中说:“孔子,圣之时者也。”孔子是圣人中最和时宜的人。“可以速则速,可以久则久,可以处则处,可以仕则仕。”该离开的地方就马上离开,该久留的地方则尽量停留,该赋闲在家就闲居不仕,该出来做官就出来做官。(第254期)


统 筹:曾琳琳

编 辑:李季衡

更多新闻资讯,点击下载 <<焦作日报>> 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