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谢振平局长:
展信安。
此刻提笔,窗外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巷,万家灯火里的欢声笑语。如今的中国,信息畅通无阻、公路铁路纵横交错、高坝巍峨矗立、西气东输的管线跨越山河、巨轮在深海远航、飞机翱翔于蓝天——这或许正是您当年在无数硝烟中无数次憧憬过的模样。
1937年的中国,山河破碎,烽火连天,而您和无数像您一样的先烈,正用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中撑起民族的脊梁。那一年,时任北平市卫生局局长的您被日军杀害,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。您生前身兼数职,既是救死扶伤的医生,也是保家卫国的军人,大敌当前,您毅然决然地立下了“与北平共存亡”的誓言,拼死捍卫这座城市。您所展现出的坚贞不屈的铮铮铁骨和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,是北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个缩影,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不屈精神的体现。
谢局长,您知道吗?您虽然牺牲了,但您的事迹没有被忘记。
今日,我走进位于东四附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,院内西侧的一条小路旁,一座古朴的青砖牌楼静静矗立,仿佛诉说着当年那炮火纷飞的历史。抗日期间,这里曾经是一家卫戍医院,时任北平市卫生局局长的您,也曾在这里日夜奔忙,救死扶伤。1937年7月7日,侵华日军以一名士兵“失踪”为由,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,枪炮声打破了北平城的宁静,硝烟很快弥漫到南苑阵地。当时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很多,光是东四附近的这家卫戍医院,就收治了八百多名官兵。您每天到医院安抚伤员、检查工作,晚上在家和卫生局的人商讨安置救治事宜,常常忙到深夜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处理,您则会立即动身外出,往往彻夜不归。
1937年8月14日晚,您被日本宪兵队非法逮捕,随后被转移至煤渣胡同囚禁。在囚禁期间,您遭受了敌人非人的虐待,他们用尽各种酷刑,试图从您口中获取二十九军受伤官兵的下落,但您始终咬紧牙关,没有透露只言片语。在此期间,您的妻子和独子谢培英急切地四处奔走打探,甚至还去了日本宪兵队问询,可换来的只是无情的驱赶和辱骂。大约在两个月后,您被日本宪兵队残忍杀害并掩尸灭迹。您的妻子和儿子知道您被害的消息,还是从同牢房侥幸逃出的狱友口中逐渐证实的。即便在牺牲之前,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您依旧刚毅不屈,怒斥敌人的残暴行径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您也没有丢掉中国人的气节。
谢局长,您看,您用生命守护的,不只是战士,更是我们中国人的良心和骨气!您本是一名医生,却在国家危难之际,像一名英勇的战士挺身而出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责任。
如今,您当年被捕的胡同早已换了新颜。胡同里保留着曾经的建筑风貌,过往斑驳的墙砖经过精心修葺,路面也进行了硬化整修,变得干净而平整。街角的绿植郁郁葱葱,路边停放着整齐的自行车,悠然的老街坊让这条胡同显得宁静祥和;胡同东口与北新桥地铁站融为一体,加上精心设计的绿化景观,成为了一道宜人的风景线。院子里曾经的七棵大槐树,如今只剩下了一棵。虽然它被周围密集的房子屋顶所遮掩,但当视线越过屋檐,仍能看到他枝繁叶茂的模样,默默地庇荫着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院落,仿佛在延续您对这片土地的守护。
谢局长,提笔至此,心中的敬意与感慨愈发深沉。您用生命诠释的信念与担当,早已化作星辰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如今的祖国,山河无恙、人民安居乐业,城市里高楼林立,乡村间炊烟袅袅,这盛世正如您当年所憧憬的那样。而您的名字,也早已被深深地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,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。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,我们会永远铭记您的牺牲,传承您的精神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,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您为之献身的一切。
此致
敬礼!
耿紫鑫
2025年7月22日
(耿紫鑫,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:谢海林 聂艳华)
更多新闻资讯,点击下载 <<焦作日报>> 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