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埋忠骨,万世传英魂
2025-08-20 浏览量:0

​尊敬的1937年抗战先辈们:

展信安!

当我提笔给你们写这封信时,历史课本里那些关于1937年的厚重片段,瞬间在脑海中鲜活。卢沟桥上的枪声、四行仓库的坚守、南京城里的苦难与抗争……这一年,山河破碎如风中残烛,而你们成为了撑住民族脊梁的那股力量,踏上了用热血护家国的征程。

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八十周年。我想跨越时空告诉你们,如今的中国早已挣脱了当年的屈辱与苦难。城市繁华,乡村兴旺,和平的阳光洒在每一寸你们曾拼死守护的土地上。可我们从未忘记,这一切从何而来,是你们用“百折不挠”的意志在绝境中抗争,把血肉筑成新的长城,为后世换来了山河安澜的希望。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抬头仰望星辰,就会发现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点亮了一片灿烂的星空。在他们当中,有为了抗日坚持在冰天雪地、弹尽粮绝之际吃树皮,吞棉絮的杨靖宇将军,他将生存、革命、胜利的信念贯彻到生命弥留之际,却为我们留下了铮铮铁骨的“热血形象”;有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一生,穷尽一生只为当时的中华谋求一条光明的道路的李大钊先生,他倒在了敌人的子弹之下,却为我们永远带来了光明和希望。他们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缩影,是我们应该崇尚、尊敬、爱戴的英雄人物。当历史厚重的尘埃被时代的大手拂去,我们更应该去追忆这些灿若繁星的英雄人物。

万千忠骨,万千热血,当热血飘洒在历史的书页中,当年代的滚轮不断往前进步的时候,我们更应该将先烈坚定的信仰信念铭记在心,将前辈书写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永远地续写。你们在1937年的抉择,深深震撼着我们这代青年。在纪念馆的陈列里、在先辈口述的故事中、在关于抗战的影视与书籍里,我们触摸到你们的热血与担当。你们中有奔赴前线的战士,枪林弹雨里以命相搏,让“宁为战死鬼,不做亡国奴”的誓言响彻天地;有潜伏敌后的志士,忍辱负重传递情报,把生死置之度外;也有千千万万普通百姓,节衣缩食支援抗战,用平凡身躯扛起民族存续的希望。这些故事,如同一束束光,照亮我们对“英雄”的理解,更在心底种下爱国与担当的种子。

铭记,也是为了更好的出发。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,就是把革命事业接力棒传得更好,更棒,更快;对革命先烈最好的传承,就是以华夏子女的责任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建设得更好。在推动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,有着像张桂梅老师一样以“红梅傲雪,大爱无疆”的精神去无私奉献给千千万万大山里的孩子,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,接受到教育;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,有无数像黄文秀同志一样只身回乡抱负家乡,用自己的青春去谱写出家乡建设的美好篇章;在与疫情抗争的道路上,有无数像钟南山院士一样心系百姓,用毕生所学与病毒抗争只为挽救每一个生命的白衣天使。他们是时代的楷模,也是新世纪,我们青年所应该推崇学习的英雄榜样。历史上河滚滚前进,永远不变的是总会有英雄人物去接下历史的重担。不同的战场,同样的初心,你们的精神,正被新时代的奋斗者们续写。

“愿后世不闻硝烟”,这是你们浴血奋战的祈愿,更是我们这代人的坚守。我们珍惜和平,更懂得和平需要捍卫。先辈们,你们的忠骨埋青山,英魂传万世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会带着这份传承,继续前行,让和平的阳光,永远照耀这片你们用生命捍卫的土地。

此致

敬礼!

李科汇

2025年7月28日

(李科汇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:谢海林,聂艳华)

统 筹:曾琳琳

编 辑:李灿

更多新闻资讯,点击下载 <<焦作日报>> 客户端